判赔3.5亿,重庆啤酒“喊冤”

  来源 于见专栏   经济学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理论“一度效应”,当气温发生1℃的变化,商品销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今年3月我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超级大回暖也让啤酒生意提前入...

  来源 于见专栏

  经济学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理论“一度效应”,当气温发生1℃的变化,商品销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今年3月我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超级大回暖也让啤酒生意提前入夏。

  在各大啤酒品牌开始下场备战之际,啤酒圈却发生了一件大新闻。“西北王”重庆啤酒和嘉威啤酒(下称嘉威)的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出炉:重庆啤酒需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嘉威支付3.53亿元。

  对于这一结果,重庆啤酒明显不满,坚决提起上诉。并在官方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近六千字的长文,还原合同纠纷真相。嘉威不甘示弱,3月20日发布了《嘉士伯,在撒谎!》一文做出回应。

  自2020年完成重组后,重庆啤酒和嘉威的矛盾越发凸显。如今啤酒市场竞争加剧,新一轮存量博弈竞赛已经开跑。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后院起火”的重庆啤酒还能先下一城吗?

  01

  历史遗留的一笔旧账

  2020年9月,嘉威以包销协议纠纷为由将重庆啤酒告上法庭,索赔6.39亿元;2021年调整诉讼请求,增加了湖南重庆啤酒国人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等6名被告,索赔金额上升至8.22亿元。

  2022年5月嘉威突然主动撤诉,当外界认为双方达成和解时,2023年10月,嘉威再次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状告重庆啤酒。嘉威的多次诉讼,让重庆啤酒的内部不和公之于众。尽管一审判决以重庆啤酒败诉收场,但这场风波孰胜孰败还言之尚早。

  嘉威认为自2011年以来,重庆啤酒和本案其他被告采取多种关联交易,导致“山城”啤酒销量严重降级,违反了之前签署的《包销协议》。重庆啤酒则喊冤,指责嘉威作为代工厂,无需承担市场风险,寄生吸血15年躺赚20亿元。

判赔3.5亿,重庆啤酒“喊冤”

  实际上,两家的矛盾其实就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笔糊涂账。1992年为了实现良性经营,共同发展重庆本土“山城”品牌,金星啤酒和重庆啤酒签订《联合协议书》,开展包销合作。

  1999年,重啤集团以“山城”商标使用权占股33%,和钰鑫集团共同设立嘉威。而钰鑫集团的实控人正是金星啤酒的创始人尹兴明。也就是说,重庆啤酒和嘉威都是重啤集团的参股子公司,早期二者深度绑定,互相扶持。

  时间来到2008年底,重啤集团引入外部资本嘉士伯启动国改。2009年1月在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期内,重啤集团再次和嘉威签订了20年的包销协议。

  2013年重啤集团完成国改,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控股股东,至此嘉威和重庆啤酒之间虽还有合作之名,但已无往日亲密,为以后反目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目前两家公司的主要分歧在于两点,一是身份认知不对等,导致利益分配不均。重庆啤酒从嘉威“平进平出”,无利可图。而嘉城则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代工厂,而是包销合作关系,并坦言重庆啤酒从嘉威分得股利超6亿元。

  二是“山城”啤酒江河日下之因以及品牌归属问题。重庆啤酒坚持“山城”并未雪藏,而且拥有“山城”品牌的完整所有权,而嘉威并不这样认为。

  通过梳理关系,不难发现问题出现在重啤集团国改前后,嘉士伯还没有绝对主控权这一时期。实际上重庆啤酒的管理和资本之路向来并不顺遂,2015年因乙肝疫苗事件被投资者痛骂。如今这场罗生门又让外界看了笑话。雪上加霜的是,其业绩还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02

  啤酒高度内卷,营收遇瓶颈

  2月7日,重庆啤酒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收146.45亿元,同比下滑1.15%;归母净利润12.45亿元,同比下降6.84%。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重庆啤酒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双降”。

  对于业绩不及预期,重庆啤酒归结为餐饮和娱乐渠道等现饮消费场景承压,以及加大了信息化投入。事实上,结合近五年的营收数据,重庆啤酒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2022—2024年重庆啤酒营收复合增速为2.14%,而2020—2022年期间这一数据为13.27%。其实不光是重庆啤酒,受大环境影响,近十年华润、百威都进入了疲软期。

  2013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5062万千升,创下历史新高,自此之后便走入了低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3555.5万千升,较2013年下降了29.8%。

  产量骤降,市场规模自然收缩。去年国内啤酒行业整体收入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下滑的品类。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的高度成熟,头部效应越发明显。2017—2023年,我国啤酒行业CR5市占率由75.6%上升至91.7%。

判赔3.5亿,重庆啤酒“喊冤”

  换言之,市场低迷不振,内卷又不断加剧,啤酒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重庆啤酒虽然是国内第四大啤酒公司,但地位十分尴尬。

  一方面目前华润、青岛、百威三足鼎立,营收均超过300亿元,行业地位优势明显。身处第二梯队的重庆啤酒远没有三巨头那么大的知名度,也没有和身后的燕京拉开太大距离。2023年二者营收只相差不到6亿元。

  另一方面,其销售区域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而非是经济发达的华东、华中、华南和华北地区,这就导致重庆啤酒缺乏了想象空间。况且这些区域早就被华润、青岛、百威瓜分殆尽,重庆啤酒想要扩张已经难以介入。

  再来看重庆啤酒近年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2020年重组后获得嘉士伯旗下乐堡、凯旋1664等11个品牌。尤其是近年来凭借网络爆火的夺命大乌苏以及旅游热度蹿红的风花雪月,让重庆啤酒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过不管是乌苏还是风花雪月终究归属于“网红”品牌,尽管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但等到热度消退,销量总有回落的一天。2023年重庆啤酒本地品牌收入91.6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86%,远低于2021年的20.28%。

  至于主品牌“重庆”,早在2022年,嘉士伯就想把它打造为第二个“乌苏”,开启全国化征程。想法虽好,但乌苏能够“出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重庆品牌想要走出巴蜀,时机还尚未成熟。

  03

  高端化受阻,品牌和渠道仍是短板

  2016年嘉士伯发布了“扬帆22”战略规划,要在中国市场成为最具吸引力、专业、成功的啤酒公司。2022年2月,嘉士伯在扬帆22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全新战略“扬帆27”,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打造更多的高利润、高潜力赛道。

  作为嘉士伯中国运营平台,重庆啤酒肩负的重任可想而知。近十年来,年轻化和高端化一直是重庆啤酒转型的重点。乌苏的爆火,乐堡的出圈,说明在年轻化方面重庆啤酒有两把刷子。不过在高端市场,重庆啤酒却遭遇了阻力。

  2014年以前,重庆啤酒主要走亲民路线。2015年开始推出了重庆纯生、山城国宾等中高端产品。随着嘉士伯的入主,凯旋1664、格林堡等高端品牌相继被引进。

  为什么嘉士伯要执意走高端路线?当下国内啤酒消费市场趋于饱和,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消费升级和存量竞争时代,只有差异化、特色化才能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判赔3.5亿,重庆啤酒“喊冤”

  2023年重庆啤酒高档产品收入88.55亿元,营收占比高达61.31%,首次超过主流产品。产业结构看似完成了高端化转型,但实际上是因为重庆啤酒将高档产品价格线从10元降低至8元。

  参考2021、2022年数据,重庆啤酒10元以上产品收入占比仅在36%左右,6-9元的主流中端产品才是其销售主力军。当然也不能说重庆啤酒的高端化完全没有效果,只是距离真正的高端还很远。

  实际上近些年重庆啤酒在高端领域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例如旗下风花雪雨、夏日纷推出了不同口味的低醇果酒,重庆品牌和重庆火锅深度绑定,开拓消费新场景。然而这些措施并未取得显著效果。

  2024年前三季度,高档产品收入76.25亿元,同比下滑1.24%。而主流、经济两大类产品均在正向增长。为何重庆啤酒的高端路陷入了停滞呢?其实高端市场比拼的不仅是创新,还有品牌价值和渠道赋能。

  嘉士伯在国际市场声名远播,不过在国内高端市场还差点意思。在产品上,青岛、华润的高端产品更符合国人口味,百威入华时间早,有先发优势,而嘉士伯早期征战国内市场波折不断,品牌形象还不够深刻。

  在渠道方面,嘉士伯意图是想借用重庆啤酒本土优势,将国际品牌进行深度捆绑打开高端大门,但关键是一向扎根在西南的重庆啤酒还没有能力将产品推向更遥远的华北、华东市场。想要在高端市场站稳,重庆啤酒还需在品牌和渠道上下一番苦功。

  04

  结语

  坚持走“国际+本土”品牌双发展路线,虽然让重庆啤酒的品牌矩阵和产业生态日趋完善,但实际上并没有产生1+1>2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国际高端品牌的“偏心”,也导致嘉威心生嫌隙,内部不和。

  如今国内啤酒赛道进入高端化下半场,多元、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抢占年轻人的心智。重庆啤酒不缺产品,缺少的是群众基础和品牌的认知度。只有做好营销、拓宽渠道,重庆啤酒才能有望打破增长瓶颈。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吹吹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c199.top/bm/202503_14176.html

(11)

文章推荐

  • 朱某等内幕交易华脉科技(603042)被证监会处罚,受损投资者已可索赔

      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已启动华脉科技(维权)(603042)股票被内幕交易引发的投资者索赔代理工作,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建议保持关注。(许峰律师专栏)  2024年9月5日,证监会对朱重北等内幕交易华脉科技(603042)案作出行政处罚。经查明,朱重北、刘继伟、刘瑜、彭发祥、陈文俊存在以下违法

    2025年02月12日
    26
  • 双重利好提振,高硫燃料油四连阳!

      来源:一德菁英汇  作者:陈通/F3012946、Z0013383/  一德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  近期高硫燃料油期货价格表现强势,今日(2月12日)主力合约FU2503上涨64元/吨或1.7%,为连续四个交易日收阳。  高硫燃料油期货价格走高来自于成本和供需端双重利好的提振。一方

    2025年02月12日
    26
  • 金科服务:主要股东金科地产将公开拍卖公司1.08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9.24%

      金科服务(09666)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2月13日获悉,公司主要股东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科地产)实益拥有的1.08亿股该公司股份,将由金科地产管理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其他适用法律法规,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进行公开拍卖,以清偿金科地产所欠Broad

    2025年02月14日
    25
  • 雪佛龙调整领导层以推进组织转型

      作为雪佛龙公司石油、产品和天然气业务向新组织结构过渡的一部分,该公司周一宣布对其高级领导层进行了变动。  这家总部位于休斯顿的能源巨头周一表示,其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组织将合并为两个部门,一个专注于上游业务,另一个专注于中游、下游业务和化工产品。  雪佛龙国际勘探和生产业务的现任总裁Clay

    2025年02月25日
    19
  • 美国债市:国债五连涨 10年期收益率跌至年内低点

      美国国债连续第五天上涨,推动基准收益率跌至年内低点,此前发布的一项衡量美国消费者信心的指数跌幅超过预期,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该指数发布前,美国国债已经开始上涨,特朗普政府发出最新的贸易政策威胁之后,美债在欧洲早盘时段走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晚些时候重申,他和特朗普专注于提高美国国债的吸引力

    2025年02月26日
    19
  • 互联网医疗或开放“首诊”,将带来哪些改变

     来源:上观新闻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5年国家医保局的立项指南对互联网医疗业态做了前瞻性安排,专门预设了“互联网首诊”价格项目,一旦技术准入方面条件成熟,就可以放开无缝连接。此举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医疗或将开放“首诊”,一改此前政策法规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

    2025年03月15日
    10
  • 每天净赚2.36亿!茅台年报“印钞机”背后的终极秘密

    4月2日晚,贵州茅台(600519.SH)交出了一份令行业和投资者都深感振奋的答卷:2024年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双双保持两位数增长。在行业调整期,茅台的高增长难能可贵,以“高增长、高分红、高韧性”的姿态,为市场注入

    2025年04月03日
    4
  • 班级网站模板(你还记得曾经的校内网吗)

    偶然间想起了这个网站,便心血来潮的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打开电脑看看。打开网站后主页还在,但主页不是曾经的样子已经换了一副模样。因为许久没有登陆过了,账号和密码试了好多次才成功的登了进去。还好虽然改版了,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保存下来,有照片、留言和那个时候发表的日志,看着看着上大学时候的那些景象扑面

    2025年04月06日
    4
  • 福建平潭发现1例愈后人员复阳病例福建平潭阳性

    石狮市新冠肺炎密接者行程轨迹公布(石狮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现将密切接触者15-17日,在石狮市的行程轨迹公布如下密切接触者1:骆某某8月15日15:24从深圳北出发乘坐动车D3344,19:17到达晋江站,除喝水、吃饭外全程佩戴口罩。19:35乘坐晋江动车站班车回石

    2025年04月06日
    5
  • 广州解封最新消息广州解封最新消息新闻

    广州解封了吗年11月30日下午,广州宣布解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3年3月7日,全国疫情已经全面放开,广州已恢复常态化管控。年11月30日。根据广州市疫情防控最新消息,2022年11月广州市疫情得到良好控制,2022年11月30日下午广州市宣布从即日起全面开放(疫情解封),成为了全

    2025年04月12日
    5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3月29日

    我是吹吹讯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3月29日

    希望本篇文章《判赔3.5亿,重庆啤酒“喊冤”》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3月29日

    本站[吹吹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3月29日

    本文概览:  来源 于见专栏   经济学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理论“一度效应”,当气温发生1℃的变化,商品销量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今年3月我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超级大回暖也让啤酒生意提前入...

    联系我们

    邮件:吹吹讯@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